大鹏的新电影,让打工人狠狠共鸣了!

TTa8AJ.jpg

前阵子,“活的荔枝是晶莹剔透的,而不是白色的”这个小常识,在小红书上了热搜,很多北方的朋友才知道,原来即使在空运冷链都极其发达的现在,好多人这辈子,都没吃上过新鲜的荔枝。白居易也在《荔枝图序》中说,“荔枝若离本根,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矣。”可见荔枝这样的人间美味,在当时有多难得。

但是在天宝年间的长安,皇帝和贵妃就是能吃上荔枝,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世人。细细想来,荔枝与其说是为博妃子一笑,更像是皇权的任性彰显,只为证明天朝上国,皇帝可以想要什么就能得到而已。


大鹏导演的电影《长安的荔枝》就用扎实的剧本,过硬的制作,用荔枝这个历史间隙的小小事物,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拍出了千百年来打工牛马的真实处境,人物命运的一波三折,让观众也为之同喜同悲,同声喟叹。

看完只觉得余味无穷,大鹏版《长安的荔枝》当得起今年暑期档最具历史震撼、情绪共鸣和观影满足的娱乐大片和品质大作。


《长安的荔枝》第一绝,是在还原马伯庸原著“缝隙里的大唐”剧情的前提下,把古代人物李善德和现代观众的关联感拉到极致。一方面,电影不仅把书中的金句和名场面都精准还原,另一方面,大鹏巧妙地用视听语言和人物塑造,把原著本来就借古喻今的风格又进行了放大。

大鹏饰演的李善德,原本是个算学状元,小镇做题家,但是因为身处在文科生天堂的唐代,纵使是理科天才,也不得不一直屈居九品小吏。他又因为完全不懂办公室政治,每天上班不是接同事推的活,就是吃老板画的饼,产出被摘桃,无端被甩锅也是家常便饭,但偏巧他也没太大野心,只安于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生活,为了这,工作了十来年后,在居大不易的长安,背上了房贷的“福报”。

这样的人设,给观众看,哪个大厂牛马不共情,哪个背上了房贷车贷传宗接贷的中年人不破防?


更令人唏嘘的是,自打有了家庭,背上了房贷的福报,老板利用他有了软肋的痛点,咔一下甩来一个歹毒的大活,从五千里外的岭南运新鲜的荔枝,给贵妃的寿宴祝寿。

在唐代,从岭南到长安,快马加鞭也要十天半个月,送娇贵的荔枝基本上是“Mission Impossible”,阿汤哥来了也弄不了。最关键这个活,干不成,必定是个死;干成了,皇帝一质疑,之前干不成的人岂不是怠惰懒政,同行一追杀,又是个死:一根筋两头堵,左右都是死,换做寻常人,可能只能放弃刚贷款的房子,辞官保命去了。

但李善德不一样,他被各方势力一忽悠,脑袋里的轴劲和那种证明自己的大学生心态就来了,退无可退,他硬要拼死一搏试试看。

谁没年轻过,这种在死局里要证明一下自己的热血,让人看电影像照镜子。


李善德的岭南之行,穿针引线,照出了盛世下小人物的众生相,由白客饰演的富商苏谅,和庄达菲饰演的荔枝园姑娘阿僮,一个急于向家族证明自己,一个对土地有着淳朴的信仰,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同事。年会不要停三人组在古代再次聚首,盛世之下,奇人、奇事,完成奇迹的故事线,注定了电影本身的娱乐性和故事性就够好看。

为了把李善德和当下观众的关系拉近,李善德研究怎么送荔枝的过程也充满班味,他做文档,弄表格,不同方案还做了AB test,加班加点研究出了成果,结果因为文档的署名问题,还差点引来了牢狱之灾。

文档搞好了,职场厚黑学就来了,一起搞科研的编外队友被大唐这个公司无情抛弃,哪怕苏谅愿意出钱做贡献,只为了给个机会,大公司人家就是不给你机会,宁可沿路搜刮民脂民膏,苦一苦百姓,骂名女人来担,荔枝供应商阿僮的树也被毁,一路卖命的林邑奴更是无辜丧生。

时代的一粒沙,上层的一句话,落在草民身上就是一座山,李善德自己燃了半天,他的功劳也成了各大高层权力博弈的一部分,即使他好用,乖巧,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但大厂根本不珍惜牛马,牛马有的是,小员工想靠着做成事情就得到重用,只是职场牛马的一种幻觉,是吊在驴脑门前的胡萝卜而已。


最让人崩溃的是,通过送荔枝,李善德看到了大唐这个系统的残酷黑暗面。小小的一盘荔枝,被层层加码层层盘剥,引发的蝴蝶效应如同飓风,连累得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盛世的锦绣下是百姓的累累骸骨。

更讽刺的是,蜀地就有荔枝供应,从岭南送荔枝这件事本身,就是劳民伤财,毫无意义,一代人的才智和劳作都用在精研屎上雕花的功夫上,更是让人感到无比幻灭。最终看透了现实的李善德忍不住和刘德华饰演的右相杨国忠来了一场掏心窝子的对话。

电影在这里完全还原了小说中的名场面,而且由大鹏和刘德华来演绎这场对决,本身也有强烈的草根与精英对线的象征意味,两人的精彩表演让人看得直呼过瘾。


不幸中的万幸,李善德的书生意气,被皇帝御赐的绿李保住了性命(绿李又是谁送到长安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细思极恐)。李善德放弃了长安的学区房和学有所用的幻想,到岭南躺平种荔枝,此时的荔枝园损失惨重,让人不禁焦虑,第二年的荔枝要是还要上贡,该怎么办?

直到李善德和苏谅兄弟的对话点出,那一年是天宝十四年。观众才想,那没事了,大家都知道,那一年,大唐看似华丽而坚不可摧的无敌大厦,被安禄山起兵,轻松攻破,陈桥兵变,马嵬埋玉,宴席上鲜花着锦的那些风流美好全部不复存在,只有百姓又一次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一年前以为自己自杀式仗义执言导致职场生涯彻底断绝的李善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是善有善报,在祖宗严选的岭南流放之地,他反倒躲过了一劫。


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影结尾,大鹏饰演的李善德走入旷野,大口吃着皇帝吃不到的活荔枝时,最后的复杂表情。大鹏招牌的又热血又悲凉的小人物表情,为故事做了绝佳的注脚。

大人物一句金口玉言就能驱使无数人前赴后继,小人物却在人生旷野中能尝到居庙堂者永远尝不到的人间至味,人生悲喜,命运弄人,千头万绪涌上心来,这样的表演让电影在故事之外又多了一重令人省思的余味。


《长安的荔枝》可以看作是大鹏的“3.0时代”的代表之作,在这部片里,他将电影质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如果说在《煎饼侠》和《缝纫机乐队》的1.0时代,大鹏还不自觉地刻画着小人物的热血励志,从《吉祥如意》起,被电影之神点触的大鹏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小人物的朴实表达之外注入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省思。

到了《保你平安》、《热烈》和这部《长安的荔枝》大鹏开始在商业制作规模全面升级的基础上,有了个人风格的自我意识。这从他无论是豆瓣头像还是三部电影的海报,大鹏都坚持露出那种如同岳敏君大笑人一般的笑,就可见一斑。

岳敏君的大笑人,被认为是中国小人物国民性的强烈指涉,人物紧闭双眼,仰天大小,像被抽掉了脊梁骨,抽巴的人生凝缩在抽巴的身体里,笑得空洞又悲凉。


而这种气质,在大鹏的几部作品中,是一以贯之的。

具体到《长安的荔枝》, 人物刻画上,大鹏精准塑造的李善德,职场经历的变化,从意气风发到妥协,再到坚守本心,无不透露着热血与悲凉的质感,在故事结构上,大鹏也越来越娴熟地以荒诞笑料包裹苦涩,展现人物从麻木到人格觉醒的过程,电影中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刻画,以及劫后余生的释怀,无不与当下相关,与观众相关,相信任何人看到这部电影,都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常常感慨,人生漫漫长河,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也要考虑时势的进程。当职场失意的打工人们,为被迫来到人生的旷野而焦虑的时候,这部电影让人觉得,离开大厂等精致华丽却腐朽的系统,或许未尝不是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www.love318.com  E-Mail:critirin7#gmail.com  

观看记录